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根茎中的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肿瘤、抗炎活性。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分离方法对滇黄精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1H NMR、13C NMR、旋光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共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N-反式-阿魏酰真蛸胺(1)、N-顺式-阿魏酰真蛸胺(2)、N-顺式-对-香豆酰真蛸胺(3)、N-顺式-对-香豆酰酪胺(4)、黄精碱A(5)、烟酰胺(6)、腺苷(7)、S-ribalinine(8)、4-甲氧基-N-甲基-2-喹诺(9)、ophiopogonanone G(10)、(±)-5,7-dihydroxy-6,8-dimethyl-3-(2′,4′-dihydroxybenzyl)chroman-4-one(11)、5,7-dihydroxy-6-methyl-3-(4-hydroxy-benzyl)-chromane-4-one(12)、(3R)-5,7-dihydroxy-8-methyl-3-(2′-hydroxy-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13),包括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9),4个高异黄酮类化合物(10~13),其中化合物1~4、7~13为首次从滇黄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为首次从黄精属中分离得到。采用CCK-8法测试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细胞毒活性;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0、12、13对2种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A549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其中化合物13抑制作用较强(IC50值为17.99±1.45 μmol/L)。化合物10~13均可抑制NO释放,其中化合物11表现出较好的潜在抗炎活性,在16 μmol/L下NO抑制率(91.16%±3.51%)优于阳性药地塞米松(64.81%±1.71%)。
中图分类号:
R284
R285
禤雨鹏, 徐伶俐, 郑景中, 莫文艳, 周 雪, 葛发欢. 滇黄精中的生物碱、高异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5, 37(3): 457-464.
XUAN Yu-peng, XU Ling-li, ZHENG Jing-zhong, MO Wen-yan, ZHOU Xue, GE Fa-hua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of alkaloids and homoisoflavonoids from Polygonatum kingianum[J].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5, 37(3): 45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