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永芝, 舒腾云, 宋玉莹, 郑立雄, 李海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臭灵丹抗炎的作用机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4, 36(8): 1420-1431. |
[2] |
张煜炯, 杨颖欣, 刘京骅, 孙崇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乌药叶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 35(5): 798-806. |
[3] |
刘恃君, 陆玉爱, 李 利, 汤杨黔南, 林丽美, 谢明霞, 夏伯候. 山银花油GC-MS及LC-MS的全成分表征及体外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 35(11): 1842-1856. |
[4] |
王 燕, 强正泽, 李成义, 贾妙婷, 魏小成, 王明伟, 李 硕. 红芪颜色与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 35(10): 1679-1698. |
[5] |
杨营营, 魏承琼, 韦杏淑, 王宇晖, 段小群. 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钠盐在小鼠和食蟹猴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2, 34(11): 1811-1821. |
[6] |
涂如霞, 郭延垒, 宋小仙, 吴书祎, 罗超利, 刘剑毅, 陈慧. 阿奇霉素在SD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 32(增刊2): 159-163. |
[7] |
原江锋1,2*,胡金婉1,王大红1,2,龚明贵1,李佩艳1. 不同产地连翘叶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 32(3): 389-397. |
[8] |
丁刚1, 2, 3, 宋旭红1, 2, 3, 崔广林1, 2, 3, 谭均1, 2, 3, 李隆云1, 2, 3. UPLC-MS法同时测定青蒿7种有效成分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增刊2): 64-74. |
[9] |
赵瑛1*,谢海龙1,2,王冬雪1,张文君1,阎新佳1. 西洋参中8种人参皂苷类成分的UPLC-MS/MS定量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 29(9): 1529-1534. |
[10] |
秦伟瀚1,2,阳勇1,2*,刘翔1,3,张小梅1,赵纪峰1,3,郭延垒1. 基于UPLC-MS/MS法研究淫羊藿属植物品种品质与生长海拔、植物类群间关系[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 29(2): 278-283. |
[11] |
杨通华1,2,耿长安1,黄晓燕1,马云保1,颜得秀1,2,陈纪军1*. LC-MS导向分离灯心草中激动5-HT1A和MT2受体的活性成分[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9): 1343-1350. |
[12] |
梅朝叶1,4,向文英1,杨武1,黄勇1,2,王永林1,2,王爱民1,3*. UPLC-MS/MS同时测定白及中6个指标成分的含量[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8): 1233-1237. |
[13] |
罗浩铭1,陈英红2,洪铁2,姜瑞芝2,王颖2*. Nano LC-MS/MS从具有增强小鼠记忆作用的人参组分中鉴定22种新肽[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8): 1223-1227. |
[14] |
曹伟宇,王鹏远,冯斌,王晓娟*. 离体培养人肠道菌群对九节龙皂苷I生物转化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8): 1357-1361. |
[15] |
侯靖宇1,陆苑1,3,潘洁1,兰燕宇2,3,李春1,3,陈思颖1,3,王永林1,3*. UPLC-MS法测定羊耳菊中6种成分的含量[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11): 1917-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