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5, Vol. 27 ›› Issue (11): 1905-1909.doi: 10.16333/j.1001-6880.2015.11.013
刘梦元1,虞丽娟1,李燕慈1,田珂1,李路军1,2*,吴正治2*
LIU Meng-yuan1, YU Li-juan 1, LI Yan-ci 1, TIAN Ke1, LI Lu-jun 1,2*, WU Zheng-zhi 2*
摘要: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华泽兰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2R,3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呋喃(2)、豆甾醇(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2,13dihydroxyeuparin(5)、5-乙酰-6-羟基-2-异丙烯基苯并呋喃(6)、2,5-二乙酰基-6-羟基苯并呋喃(7)、ruscodibenzofuran(8)、 2-乙酰-5-(1-炔丙基)-噻吩-3-O-β-D-吡喃葡萄糖苷(9)。化合物1、2、4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2、4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牛津杯法评价部分化合物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各自的MIC值,结果显示,测试化合物对5种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1、6和8对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强抑菌活性,MIC值分别为0.98、0.98 μg/mL和0.49 μg/mL,化合物7对大肠埃希菌显示较强抑菌活性(MIC ≤ 3.91 μg/mL),化合物1、2、6和7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MIC值均为7.81 μg/mL,可见化合物1及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6、7、8为华泽兰根主要抑菌活性成分。